十句话说对了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如果说错了一句,众多的指责就会接连而至;十次计谋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归功于你,但只要有一次计划失败,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君子宁可保持沉默,也不要急躁多言,宁可韬光养晦,也绝不自作聪明。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些人喜欢借着贬损他人来抬高自己,甚至去放大别人的缺点,这与妒忌、害怕他人胜过自己的心态有关,同时还具有浓厚的自我炫耀意味。
换言之,人们常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与他人较劲,所以,当别人有了不错的表现,就很难真诚地去夸赞对方,还认为如果换成自己可能做得更好。而一旦别人失策了,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者大有人在,攻诘责难的声浪此起彼落,原本只是小错误也被渲染成严重失误。上述情节随时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上演,尤其在工作中更是屡见不鲜。
所以,劝诫有才德的君子要“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一个人的气度要恢宏广阔,但不可以流于狂放不羁;心思要缜密周到,但不可以太繁杂琐碎;生活趣味要高雅恬静,但不可以过于枯燥单调;节操要严谨而光明磊落,但不可以偏激刚烈。
人们常为了求好心切而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正道,要展现落落大方的气度,却给人留下狂放不羁的印象;为让失误减至最低,却导致流程过于繁杂琐碎;追求高雅恬静的生活趣味,却过于枯燥单调而与社会生活脱节;谨守节操却遭人诟病为偏激刚烈。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许多人都曾感叹,明明已尽最大的努力来做好工作,结果却不受肯定,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如此看来,做人做事如何拿捏好分寸的确是一门高深学问,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只能以最自然、认真的态度来待人处世,务必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适度而无偏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当轻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是之后竹林又归于寂静,不再留有风的声音;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时,身影会倒映在水面上,但是雁飞过之后潭面不会留下雁影。所以,君子在事情来临时才会显出本性,而事情结束后本性又复归虚静。
人会感到不快乐,有大半原因是执着使然。执着什么呢?也许是一段美好难忘的过去,也许是一份渴盼,都因为舍不得、放不下而缠扰不已。佛家说“诸相皆空”,万事万物的生灭皆是因缘,因缘具足则生,不具足则灭,所以说缘聚即合,缘尽则散。但世人往往提得起放不下,经常自陷于事物的得失之中,有人对逝去的恋情难以割舍,有人钻营于难以达到的目标……诚如作者所说“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去而潭不留影”,风和竹、雁和潭都是因缘遇合,风过、雁去后缘即尽,一切又复归于寂静。
所以,对人对事应当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坦然去面对并接受现实生活中所有顺与逆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