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刺史刘繇与太史慈同是东莱郡人,太史慈从辽东回到家乡,未能见到刘繇,只好渡过长江到曲阿拜见刘繇,没有离去,适逢孙策来到。有人劝说刘繇可以任用太史慈担任大将军,刘繇说:“我如果任用子义为大将军,许劭不将要嘲笑我吗?”仅仅指派太史慈侦察敌军人数的多少、士卒训练的好、坏等情况。某次他与随行的一名骑兵突然遇见了孙策。孙策随从的骑将有十三人,都是韩当、宋谦、黄盖这样一流的勇将。太史慈便上前搏斗,正好与孙策相对。孙策刺伤了太史慈的坐骑,又随手揽取了太史慈颈项上挂着的小戟,太史慈也抓去了孙策所戴的头盔。适逢两家的兵马都前来救援,于是孙策、太史慈才放开了对手。
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后刘繇亡于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 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
太史慈本打算与刘繇一同奔往豫章,但他却逃到了芜湖的深山中,自称丹杨太守。当时,孙策已经将宣城以东的地区完全平定,只有泾县以西的六县还没有降服。太史慈因此领兵前往驻守泾县,建立防守城堡,设置行政机构,周围各县的山越民众都归附于他。孙策亲自领兵攻打,太史慈被俘获囚禁。孙策见到后,立即解下捆绑太史慈的绳索,拉着他的手问道:“还记得我们在神亭遇见时的情况吗?如果您在那时捉住了我,又将会怎样呢?”太史慈回答说:“那很难估计。”孙策放声大笑说:“现在开创的事业,要与您一道干。”随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回到吴郡让他领兵,任折冲中郎将。以后刘繇在豫章郡病死,留下一万多人没有归属,孙策派遣太史慈前往安抚、处置。孙策的亲信都说:“太史慈一定会去北方,不会回来了。”孙策说:“子义抛弃了我,还有什么人可以亲近?”孙策在吴郡西门为他设宴送行,握手告别,问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回答说:“不超过六十天。”太史慈果然按期回到了吴郡。
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
刘表的侄子刘磐,强悍勇猛,对艾、西安等县掠夺骚扰了多次。孙策便划分海昬、建昌与左右邻县共六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官署设在海昬县,由太史慈督促所属诸将对抗刘磐。刘磐再也不敢露面骚扰破坏了。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 子享,官至越骑校尉。 []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美须下垂,长臂善射,箭不空发。曾经随同孙策讨伐麻、保二屯的贼人,贼人在土堡里爬上高楼恶骂,还将手扶着楼梁,太史慈拉开弓弦将箭对着这个贼人射去,飞箭穿透贼人的手掌射入梁中,土围以外观看的有上万人,没有哪一个不赞叹称好。太史慈射箭的高超技能竟有这样的神妙。曹操听说他的名声,写了一封信给他,用小竹箱封好。太史慈开箱细看里面什么话都没有说,仅满装着中药当归。孙权掌管军政大权以后,因为太史慈能够制服刘磐,便将南方的事务委托给他。享年四十一岁,建安十一年病死。子太史享,后来官职升任为越骑校尉。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士燮字威彦,苍梧郡广信县人。他的先人本是鲁国汶阳县人,到了王莽暴乱的时候,为了逃避社会的动乱便移居交州。经过六代到燮父士赐,在桓帝时担任日南郡太守。士燮青年时代来到京都洛阳求学,拜颍川刘子奇为老师,专攻《左氏春秋》。被推举为孝廉,补授尚书郎,因为公事免去官职。直到父亲士赐去世服丧满期以后,又被推举为秀才,授任巫县县令,升任交阯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