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的凌冬傲霜向来被拿来比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的凌冬傲霜,向来被拿来比喻君子的坚贞高洁,以及形容人禁得起恶劣环境的磨炼,而从中得到深刻领悟。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大功立大业的人,无不是从困逆的环境中力争上游,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不过,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要能经得起环境考验之外,还必须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诚如作者所说的“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缲出”,这说明成功绝非偶然。一个开创伟大事业的人绝不会粗心草率地行事,他必定是战战兢兢、稳扎稳打地跨出每一步。
所以,一个人立身做事,如果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炼,就能锻炼出坚定不移的节操;而如果行事谨慎小心,就能使错误率降至最低。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磨炼自己的意志应当像炼钢般反复冶炼,如果急于成功就不会有高深的修养;做事要像拉开千钧大弓般努力,如果随便发射就无法建立宏大的功业。
有句老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教育人们:为人处世须有恒心毅力,只有按部就班、锲而不舍,才能磨炼出精深的修养,做出伟大的事业。
每个人都知道,许多事往往必须经历无数次的挫折与反省才能成功,如果妄想一蹴而就而投机取巧,只能收一时之效,绝不能成大功立大业,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而前人早有明训:从来疾行无善步,缓一着,再加一层深思,所成就的自然不差。
所以,做人做事必须踏实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建立宏大的功业。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俗话说:“爬山要能耐得住险峻难行的路,踏雪要能走得过危险的桥梁。”这一“耐”字具有极深长的意味,就像阴邪险恶的人情世故、坎坷难行的世道,如果不用这个“耐”字苦撑下去,能有几个人不会跌到杂草丛生的深沟里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禁得起煎熬的人才能创造大事业。因此,孟子才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换言之,做人最起码必须耐得住冷暖人情的考验,同时能克服生存上的困阻,如此才能活得下去。至于能否成器,就要进一步考验个人的“能耐”了——如果凡事都能用一个“耐”字坚忍下去,甘愿去承受一切考验,就能生出极大的勇气面对险恶的人情与坎坷的世道。能够做到这样,即便是身陷绝处也能逢生。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 佛肸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先前我听老师说过‘自身做过坏事的那[图]
- 古歌谣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泉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图]
-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图]
- 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由因行至证[图]
- 唐代诗人杜牧的《遣怀》诗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图]
- 十句话说对了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如果说错了一句众多的指责就[图]
- “常有事于人”四句意谓对他人行揣术他人没有能够与己争先;而揣[图]
- 有守足重 立言可传[图]
- 衡茅简陋的房屋指隐居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养[图]
- 盐贩之泽即盐池在今山西运城市一作“盐之泽”(shǔ yù)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