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说“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那么也得找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拘谨
夫子说:“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那么也得找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拘谨保守的人。志高狂放的人能够积极进取,保守拘谨的人能够固守信念,有所不为。”
朱子曰:“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厉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
《论语集解》引:“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
有所不为
班固说:“昔仲尼称不得中行,则思狂狷。”(《杨王孙传》)是说当初孔子因为找不到合乎中庸之道的人,就希望得到那种性格进取与拘谨保守的人。
中行之人,就是行中庸之道的人。孔子认为这种人太少,不易得到。所谓中庸,是指人的修养境界,喜怒不形于色,凡事能够保持中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对于任何人或事,都不表露感情,不讲任何带有倾向性的意见。
狂狷之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往往是中流砥柱之人。在这举世尽皆浑噩之时,狂狷之士尤为难能可贵。朱子曰:“知耻自好,不为不善之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夫子说:“南方人有句谚语说:‘人做事假如没有恒心,连巫师、医生都做不了。’这话说得好啊!”《易经》说:“不能够持之以恒地修养德行,就有可能承受羞辱。”夫子说:“不至于那么严重,其实,只是不能够占卜罢了。”
杨氏曰:“君子于《易》苟玩其占,则知无常之取羞矣。其为无常也,盖亦不占而已矣。”
用毕生之力做好一件事
任何迷信活动都是骗人的把戏。之所以能够欺蒙世人,实际上根据的是他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从而做出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的判断。
民间有句谚语说:人如果不能长久地向着一个方向努力,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那时即使是做充当交通鬼神的巫师或是替人祈禳疾病的低贱事务也是不能够的。用心不专,去就无常,无所成就,必然会蒙受被人歧视的耻辱。
- 教你看出他是否适合过日子[图]
- 肾脏最怕8个习惯 现在改正还来得及[图]
- 贵人之交贫士也骄色易露;贫士之交贵人也傲骨当存位高之人与贫寒[图]
-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 将军何处觅功名【作[图]
-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图]
- 所以为人处世要采行中庸之道既要宽厚淡泊又能把握好尺度否则浪费[图]
-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六二同人于宗吝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九[图]
- 一日巢氏偶染一病大凡人病中性子易得惹气又且其夫有妾一发易生疑[图]
- 这天曹操在营中正为无计破城而烦躁时突然由城里传来一封密书书中[图]
- 遗字伯业绍从兄为长安令河间张超尝荐遗于太尉朱儁称遗“有冠世之[图]